鸿学严选:解决职业错配 锻造技能特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比全国城镇失业率高出近3倍,达到了14.3%。这意味着,在失业的每5个人之中,就有1个年轻人。
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和疫情冲击的影响,大量岗位缩减,叠加今年和去年因疫情原因应届身份被保留两届的毕业生,种种因素都让处于工作主力的年轻群体压力倍增。
除疫情、行业调整等因素外,年轻人就业压力大主要源自岗位需求和能力期望的错配。新一代年轻人对好工作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要找一份工作随时可以找到,但是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却并不简单。
技术和研发这些核心岗位的需求缺口十分巨大,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却相对看重,而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知识储备往往不足以支撑岗位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文秘等岗位存量人数本就十分巨大,竞争激烈。
正因为这种职业上的错配,加之就业环境因素,才造成当下年轻人宁愿选择“躺平”,也不愿意经受找工作过程中的煎熬。
刚吃过晚饭的他,窝在沙发上和朋友开黑;女朋友则聚精会神在备战研究生考试。
自从去年以来,二人除了买菜几乎没有踏出过这个温暖的“小屋”,大部分时间女朋友在备战考研,而王明则主动担负起了做饭、洗碗等家务劳动。偶尔懈怠的两人也会连续点上好几天的外卖换换口味。
之所以不出门原因就是王明和女朋友都没有工作。在这个小城市,他们二人选择了另类的生活方式一年之中通过送外卖、做中介等方式集中工作三五个月,积攒下一两万块躺平,直到入不敷出再出去找兼职工作。
这并非是王明的主动选择。2019年从某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去北上广深,而是选择马不停蹄回到小城市。扛不住一线大城市的内卷,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这儿能离家近一些。
经历过几次面试受挫,王明发现在这里找一份高薪且稳定的工作基本不可能。“稳定就意味着工资低;高薪就要求有过硬的职业技能、经验。”王明苦笑着说道。
也曾有公司向王明抛出过橄榄枝,但是2000元的低薪,连养活自己都不够。在工作几个月后,王明选择了辞职。
在这段短暂的工作经历后,王明靠着父母的资助好好玩了一段时间。但等他再次想找工作时,疫情来了,连这样一份工作都成了奢求。
经过一段找工作的煎熬时期,王明最后选择了另外一种舒服的方式“躺平”。他偶尔也会萌发学习一门技术,好好工作的念头。
职业技能教育,或者叫职业技能培训,现阶段是主要围绕着IT、新媒体等目前市面上高薪且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所设立的专门面向年轻人的学习培训方式。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年轻人职业错配问题,锻造职业特长。
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此类机构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年轻人的学习与试错成本。
正基于此,鸿学严选提出了“先学后付”的技能培训概念,为的就是帮助有心锻造职业特长、冲破职场壁垒、打开上升通道的年轻人有机会试错,有能力试错。
据鸿学严选负责人介绍,鸿学严选的初心就是为了能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困境。通过“先学后付”的模式,让有心深造的年轻人放心大胆学习,不必因为当下的种种压力而错失未来。
除了“先学后付”解决年轻人的试错成本之外,鸿学严选利用AI大数据结合用户本身特质进行分析筛选,提供最合适的技能课程及相应的职业规划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之上,用户还可以向平台人工智能伙伴发起咨询,由人工智能伙伴提供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建议。
鸿学严选负责人透露,与传统职业规划师不同的是,人工智能伙伴将会陪伴职场新人的成长,持续协助职场新人打造职业特长。
对此,负责人明确表示:鸿学严选立志做高品质职业培训平台,立志为广大青年提供优质职业课程,立志为中国的年轻人构建职场信心。“先学后付”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帮助年轻人扫清职业发展上的第一个障碍。
最后,鸿学严选负责人提醒到,不论是职场新人还是再就业的年轻人,一定要在前两家公司沉淀3年以上,以此磨练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应用和实践,是除了知识外,最能提升自身价值的存在。